屎币拿到 2030 年:机遇与风险并存的长期持有考量

“屎币(Shib)拿到 2030 年是否可行”,是当前不少投资者关注的话题。从过往表现看,屎币曾凭借社区热度创造惊人涨幅,但作为典型的迷因币,其价格缺乏实际应用支撑,长期持有需直面多重变量。

从积极因素来看,屎币的长期销毁计划或为价格提供一定支撑。截至 2025 年 10 月,屎币已实现多轮大规模销毁,单周销毁率曾暴涨 449.66%,且有 60 万亿枚的长期销毁规划。若该计划能持续推进,到 2030 年流通量大幅缩减,可能会因稀缺性提升对价格产生正向影响。此外,社区推动的屎币 ETF 申请若在未来几年取得突破,也有望为其带来更多资金关注,打开长期上涨空间。

然而,风险因素同样不容忽视。首先是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目前全球多国加强对虚拟货币的管控,我国更是明确禁止虚拟货币交易炒作。若未来监管政策进一步收紧,到 2030 年屎币的交易环境可能大幅恶化,甚至面临无法流通的风险。其次,屎币缺乏核心应用场景,其价格波动主要依赖市场情绪和资金炒作。历史数据显示,屎币单日跌幅常超 20%,长期持有期间可能遭遇剧烈波动,导致大幅亏损。

对于投资者而言,“屎币拿到 2030 年” 需保持理性认知。虚拟货币市场风险极高,屎币的长期前景充满未知,不应将其视为稳定的投资选择。若坚持持有,需充分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避免投入过多资金,同时密切关注销毁计划进展、监管政策变化及生态落地情况,做好应对极端行情的准备。更重要的是,要牢记我国对虚拟货币交易的禁止性规定,警惕因投机行为造成的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