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R 币的创始人” 的搜索需求,正落入虚拟货币诈骗团伙的 “造势陷阱”。结合铁西警方解析的虚拟货币诈骗套路、十部委监管政策可知:所谓 “CCR 币创始人” 全系诈骗团伙虚构的虚假身份,其通过伪造履历、借势名人背书构建信任,本质是为非法代币炒作铺路,最终目的是诱导用户高位接盘后卷款跑路,参与其中必面临资产清零风险。
一、核心真相:创始人身份 “全造假”,包装套路藏玄机
CCR 币不存在真实可追溯的创始人,所有公开信息均为诈骗工具。与正规虚拟货币(如瑞波币有明确联合创始人 Chris Larsen)不同,CCR 币的 “创始人信息” 仅存在于诈骗团伙自制的白皮书与推广文案中,且呈现两大典型造假特征:一是身份嫁接,盗用区块链领域知名人物的履历片段,谎称 “曾任职波场基金会”“参与 USDT 技术研发”,却无法提供任何可验证的职业记录,与孙宇晨等真实创始人的公开轨迹形成鲜明对比;二是形象虚构,伪造 “海外技术专家” 人设,使用 AI 生成头像或盗用外网人物照片,标注 “麻省理工博士”“区块链 3.0 先驱” 等头衔,与铁西警方曝光的 “虚构技术团队” 套路完全吻合。
更具迷惑性的是 “背书造假”:诈骗团伙宣称 “创始人获某国际区块链大奖”“与币安有深度合作”,却拿不出颁奖机构官网公示、币安官方合作公告等核心证据,本质是模仿 C 罗推广代币时的名人效应套路,却因缺乏真实名人参与而只能虚构背书。这种 “无真实创始人 + 虚假背书” 的组合,正是非法代币的典型特征。
二、虚构创始人的三重诈骗闭环
诈骗团伙围绕 “CCR 币创始人” 构建了完整的敛财链条,与多类虚拟货币骗局逻辑高度同源。第一步是造势引流:在社交平台散布 “CCR 币创始人专访”“技术团队揭秘” 等虚假内容,附 “注册送币” 链接,以 “创始人光环” 降低用户警惕,与帝亿交易所 “赠币拉新” 的引流手法本质相同。
第二步是信任收割:“创始人” 通过 prerecorded 视频、虚假直播现身,宣称 “CCR 币将上线国际交易所”“目标价涨 10 倍”,同时安排 “托儿” 在群内晒虚假盈利截图。浙江李先生正是被 “创始人履历” 与 “盈利承诺” 打动,投入 18 万元,这与 C 罗推广代币时引发用户跟风投资的路径一致,只是前者靠虚构身份、后者靠名人效应。
第三步是跑路清零:当大量用户高位接盘后,“创始人” 突然销声匿迹,白皮书、推广文案中的身份信息全部删除,CCR 币价格暴跌至近乎归零。此时用户才发现,所谓 “创始人” 不过是诈骗团伙的 “工具人”,与 OKPay 等非法平台 “卷款跑路” 的结局如出一辙。
三、必然风险:非法属性下的双重危机
虚构创始人推广 CCR 币的行为,早已被监管政策与司法案例界定为违法犯罪。监管层面,我国十部委明确虚拟货币相关活动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而 “虚构创始人造势” 正是此类犯罪的典型手段,与孙宇晨因 “炒作推广加密货币” 被 SEC 起诉的逻辑一致。
司法实践中,风险后果触目惊心:铁西警方侦破的同类案件显示,虚构创始人的代币骗局平均涉案金额超千万元,且资金多通过地下钱庄转移至境外,用户挽回损失率不足 10%。更严峻的是法律风险:参与推广 “创始人故事” 的用户可能涉嫌传销罪或诈骗罪从犯,接收涉诈资金的银行卡将被冻结,正如湖北广水案中 259 名银行卡户主被牵连调查。
CCR 币的创始人是谁?答案清晰:是诈骗团伙精心虚构的敛财工具。对用户而言,需牢记核心底线:凡虚拟货币宣称 “创始人背景显赫却无实据”“目标价暴涨却无应用场景”,必为骗局。远离 CCR 币及所有同类代币,通过正规金融机构理财,才是守护财产安全的唯一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