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茶交易所在中国合法吗?监管定性下的非法本质

“抹茶交易所在中国合法吗” 的追问,答案早已被我国明确的监管政策与执法行动给出:无论是境内运营还是向境内用户提供服务,抹茶交易所均属非法金融活动载体,不存在任何 “合法存续” 的空间,其相关行为不仅不受法律保护,更暗藏资金清零与刑事追责的双重风险。

首先必须明确:抹茶交易所的所有境内相关业务,均已被监管政策直接定性为非法。我国 2021 年 924 通知明确规定,虚拟货币兑换、交易等相关业务属非法金融活动,境外虚拟货币交易所通过互联网向境内居民提供服务同样非法。这一政策并非 “临时限制”,而是建立在虚拟货币交易扰乱金融秩序、滋生犯罪的现实基础上的长效监管机制。抹茶交易所对此作出了直接回应 ——2021 年 10 月发布公告,宣布暂停中国大陆用户注册,并于当年 12 月 31 日前完成境内用户清退,其注册系统中也彻底移除了中国大陆号区。这种清退并非 “业务调整”,而是对非法属性的被动确认,标志着其境内合法运营的基础已完全丧失。

即便抹茶宣称 “转型国际化平台”,其向境内用户的隐性服务仍属非法,且境外牌照无法成为 “合法挡箭牌”。该平台虽对外展示部分境外地区牌照,但我国监管从未认可任何境外虚拟货币交易所的境内准入资格。2025 年 8 月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再次强调,将始终保持对虚拟货币交易炒作的高压态势,依法取缔相关非法金融活动。实践中,境内用户若通过翻墙、第三方代理等方式使用抹茶交易所,本质是参与非法金融活动,而这类服务渠道本身也常与诈骗、洗钱等黑灰产交织 —— 江苏省建湖县就曾查处通过虚拟货币平台变相买卖外汇的案件,涉案三人因非法经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印证了虚拟货币交易与犯罪活动的紧密关联。

参与抹茶交易所相关活动,已明确面临多重法律后果与资金风险。从法律层面看,最高人民法院明确虚拟货币交易民事行为无效,相关损失需自行承担,枞阳县法院就曾判决驳回虚拟货币交易损失的索赔请求。若交易资金涉及黑灰产,用户还可能触犯刑法 —— 北京金融法院案例显示,即便不知情参与虚拟货币交易,若资金关联犯罪,仍可能承担法律责任。从资金安全看,抹茶交易所本身合规风险频发,曾因 “上币门槛低” 成为空气币炒作温床,更存在后台操控交易、限制提现等问题,而境内用户因交易非法,遭遇资产损失后无法通过合规途径维权。

更值得警惕的是,“抹茶合法性” 已成为诈骗分子的陷阱诱饵。不法分子利用部分用户的认知模糊,搭建仿冒抹茶平台,以 “恢复境内合法服务” 为噱头诱导入金,这类骗局与该平台非法属性带来的监管空白直接相关。2025 年广州警方数据显示,假冒抹茶交易所的钓鱼链接日均拦截量超千条,受害者多因轻信 “平台合法” 的谎言陷入骗局。

综上,“抹茶交易所在中国合法吗” 的答案清晰且不容置疑:在我国境内,抹茶交易所及其相关业务均属非法。监管的高压态势与法律的明确规定,早已堵死了其合法运营的可能。面对 “国际化平台” 的宣传,务必牢记:境外牌照不代表境内合法,交易参与即踩红线,远离所有虚拟货币交易所,才是守护资产与自由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