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 币,作为一款声称能用手机轻松 “挖矿” 的虚拟货币,近年来在社交媒体和网络群组中广泛传播,吸引了大量用户参与。但在热闹的背后,Pi 币在中国的合法性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从我国的金融监管政策来看,答案十分明确:Pi 币相关业务活动不具备合法性。2021 年 9 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明确指出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Pi 币作为虚拟货币的一种,自然也在被禁之列。无论是开展法定货币与 Pi 币的兑换业务,还是为 Pi 币交易提供信息中介等服务,均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擅自公开发行证券等违法违规行为,一律严格禁止,构成犯罪的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Pi 币自身存在诸多问题,进一步凸显其投资风险。从技术层面讲,主流加密货币如比特币、以太坊,挖矿需要消耗大量算力,靠复杂算法来保障加密安全,而 Pi 币号称用手机就能免费挖矿,这在业内人士看来,其算法底层可能较为简单,安全性难以保障,容易被黑客攻击解码,缺乏在币圈的公信力 。从项目运作模式看,Pi 币扩张方式与传销高度相似。虽不需要用户投入金钱,但鼓励 “拉人头” 发展下线,并通过层级关系获取利益。不少参与者被项目方描绘的 “美好前景” 迷惑,大量拉新,殊不知这正是许多空气币圈钱的惯用手段 。
从实际案例来看,多地网警已发布风险提示,揭露 Pi 币 “免费挖矿” 是骗取用户个人信息、钱财的骗局。一些不法分子打着 Pi 币的幌子,诱导用户下载不明 APP,收集个人隐私数据进行倒卖;还有通过虚假宣传,声称 Pi 币能兑换高额人民币,吸引用户投资,最后却卷款跑路。像山东德州曾有一位韩女士,在网友诱导下接触 Pi 币投资软件,险些上当受骗,幸得民警劝阻。而在福建永安,警方也曾突击检查一处向老年人讲解 Pi 币、诱导投资的商铺 。
对投资者而言,参与 Pi 币交易不仅无法得到法律保护,一旦因交易遭受损失,只能自行承担后果。在当前国内严厉打击虚拟货币交易炒作的大环境下,投资者应保持理性,认清 Pi 币这类虚拟货币的本质,远离相关非法金融活动,避免财产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