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码链技术在多个维度持续推进,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产业应用方面,码链与实体经济融合不断深化。通过 “一物一码”“产线赋码” 与 “码中台” 的融合,为企业构建全链路数字化管理体系。例如在食品饮料行业,消费者扫码即可实现防伪溯源,了解原料信息,强化食品安全信任背书;企业则能借助扫码行为沉淀用户数据,分析消费偏好,优化产品策略,拉动终端动销与复购率。在医药健康领域,可追踪药品流通路径,打击假药,保障用药安全。
在技术创新上,相关研发工作稳步前行。量子加密标识研发项目于 2025 年 8 月启动,预计 6 个月完成,致力于提升码链信息的安全性;轻量级融合架构落地项目计划在 2026 年 2 月完成,为期 4 个月,旨在优化码链的技术架构,提升运行效率 。
从市场拓展来看,新成立的公司不断涌现。2025 年 3 月 7 日,江苏码链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经营范围涵盖科技推广、软件开发、互联网数据服务等多领域;4 月 11 日,镇江码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这些新主体的加入,有望进一步拓展码链技术的市场应用范围。
在国际合作与标准制定层面,IEEE P3158 标准被欧盟 Gaia-X 采纳,这是中国首次主导分布式账本国际规则,提升了码链技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同时,物格数字地球正推进全球北斗网格覆盖,2025 - 2027 年计划完成对 100 个国家可信数据空间建设的支撑,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底层基础设施 。
此外,码链在金融领域也有新动作。2025 - 2027 年,计划在中巴经济走廊试点 “数字人民币 + 码链” 跨境能源结算,利用双离线支付专利,推动跨境支付的便捷与安全;还将建立上合组织数据银行,通过分片存储管理成员国数据资产,促进区域间的数据流通与合作 。
总体而言,2025 年码链技术在产业应用、技术研发、市场布局、国际合作及金融创新等多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未来有望持续重塑数字经济格局,为各行业发展带来更多变革与机遇。不过,在发展过程中也需关注技术落地的实际效果、市场竞争以及监管政策等因素,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