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 币:披着 “元宇宙” 外衣的虚拟货币陷阱

 

近年来,随着元宇宙概念的火热,不少打着 “AR 技术”“虚拟交互” 旗号的虚拟货币应运而生,AR 币便是其中之一。这类代币常被包装成 “元宇宙生态核心资产”,但剥开华丽的概念外衣,其本质仍是缺乏实际价值支撑的非法投机工具。

从项目本质来看,AR 币所谓的 “技术落地” 多为虚假宣传。发行方往往宣称 AR 币与增强现实(AR)应用场景绑定,比如 “持有 AR 币可解锁虚拟场景道具”“用于 AR 设备生态支付” 等,但实际既无成型的 AR 技术产品,也未与任何正规科技企业达成合作。此前某 AR 币项目号称 “与知名手机厂商共建 AR 生态”,经调查发现仅是双方签订了一份无实质内容的合作意向书,所谓 “生态应用” 完全是画饼充饥。

在运作模式上,AR 币的推广多涉嫌传销与诈骗。其常以 “静态收益 + 动态收益” 为诱饵,鼓励用户拉人头发展下线:购买一定数量的 AR 币成为会员,推荐他人加入可获得代币奖励,层级越高奖励比例越大。这种 “入门费 + 拉人头” 的模式,与我国法律明确禁止的传销行为高度吻合。2024 年某地警方查处的 AR 币传销案中,该项目通过此模式发展会员超 10 万人,涉案资金达 2 亿元,最终头目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更关键的是,AR 币交易在我国属于非法金融活动。我国早已明确,任何虚拟货币的发行、交易均不受法律保护,AR 币即便包装成 “技术代币”,也改变不了其虚拟货币的属性。参与其交易不仅面临价格暴跌导致的财产损失风险,还可能因卷入传销、非法集资等违法活动,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面对各类以 “新技术”“新概念” 包装的虚拟货币,需牢记:凡承诺 “高收益”“稳赚不赔” 的代币,多是陷阱;凡要求 “拉人头拿奖励” 的推广模式,必涉违法。AR 币这类虚拟货币,从来不是什么 “投资风口”,而是收割普通人的金融骗局,远离才是最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