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罗币还能挖吗” 的疑问,背后是部分人对虚拟货币投机收益的侥幸心理。但从法律合规与实际风险来看,门罗币挖矿不仅在我国属于非法行为,还藏着多重难以承受的代价,绝非可行之选。
从法律层面讲,我国早已明令禁止虚拟货币挖矿活动。2021 年,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联合发文,将虚拟货币 “挖矿” 列为淘汰类产业,明确要求全面整治。门罗币作为虚拟货币的一种,其挖矿行为自然在禁止之列。此前有多地警方查处门罗币挖矿窝点,涉案人员因非法占用电力资源、从事非法金融活动被依法处理,部分人还因挖矿设备占用大量公共电力,被追究刑事责任。
即便抛开法律不谈,门罗币挖矿的实际成本也远超所谓 “收益”。门罗币采用特定算法,对显卡算力要求极高,需配备多台高性能显卡组成挖矿机,初期设备投入就需数万元。更惊人的是电力消耗 —— 一个小型门罗币挖矿窝点,每月电费往往超过万元,而挖矿产出的门罗币价格波动剧烈,可能辛苦挖矿一月,所得代币因价格暴跌连电费都无法覆盖。2023 年就有矿工投入十万元搭建矿机,结果三个月后门罗币价格腰斩,最终不仅没盈利,还倒亏数万元设备与电费成本。
更隐蔽的风险在于挖矿行为的 “次生危害”。部分人为降低成本,选择盗窃公共电力挖矿,或使用未经备案的 “黑机房”,这些行为不仅违法,还可能因电路过载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此外,挖矿软件多来源不明,可能捆绑恶意程序,导致挖矿设备被黑客控制,沦为 “肉鸡”,个人信息与设备安全全无保障。
门罗币挖矿无论从法律、成本还是安全角度看,都是得不偿失的选择。所谓 “挖矿收益” 不过是镜花水月,背后是实实在在的法律风险与财产损失可能。认清虚拟货币挖矿的非法本质,坚决拒绝参与,才是对自身权益的根本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