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虚拟货币的复杂版图中,“NB 币” 这类名称颇具噱头的代币,其合法性始终是投资者关注的核心问题。从我国现行法律与监管政策来看,NB 币及类似虚拟货币的交易和相关活动并不具备合法性,且潜藏着多重风险。
我国对虚拟货币的监管态度早已明确。2021 年,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明确指出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其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NB 币作为虚拟货币的一种,自然被纳入这一监管框架。无论是发行融资、交易炒作,还是为 NB 币提供兑换、中介服务,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不受法律保护。
从 NB 币的自身属性来看,其缺乏实际价值支撑是显著特征。这类代币往往没有明确的技术白皮书、运营主体和应用场景,更多依靠 “区块链创新”“去中心化金融” 等概念包装,通过小众平台或社交群组进行推广。推广者常以 “低投入、高回报” 为诱饵,宣称 “NB 币将成为下一个主流货币”,但实际上,其价格完全由少数庄家操控,通过虚假交易制造上涨假象,诱导散户高位接盘。一旦庄家完成出货,价格便会断崖式下跌,导致投资者血本无归。
参与 NB 币相关活动还面临多重法律与财产风险。从法律层面而言,若涉及 NB 币的发行融资、组织交易等行为,可能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面临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甚至刑事责任。从财产安全角度看,NB 币的交易平台多为无资质的非法平台,存在平台跑路、资金被挪用等风险。此前,多地警方查处的虚拟货币诈骗案件中,类似代币的投资者往往因平台突然关闭、无法提现而遭受巨额损失,且难以通过法律途径追回。
此外,NB 币的推广模式常带有传销或资金盘特征。部分组织者要求投资者 “拉人头” 发展下线,以层级奖励刺激参与,形成金字塔式的利益结构。这种模式本质上是庞氏骗局,依靠新投资者的资金支付旧投资者的 “收益”,最终必然因资金链断裂而崩塌,导致绝大多数参与者陷入债务危机。
NB 币在我国并不具备合法性,其相关交易和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投资者应认清虚拟货币的炒作本质和法律风险,坚决远离 NB 币及类似代币,选择合法合规的投资渠道,守护自身财产安全与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