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特币主链受限于 “去中心化优先” 的设计,存在交易吞吐量低、功能单一等问题,而二层公链通过 “主链锚定 + 侧链拓展” 的逻辑,成为突破这些瓶颈的关键。目前市场上已涌现出多款比特币二层公链,各有技术路径与应用侧重。
GODEL 公链是近年关注度较高的创新者。它采用 “主链锚定 + 侧链自主执行” 的混合架构,将资产安全依托于比特币主链,交易与合约操作在侧链完成,吞吐量提升至 300 笔 / 秒以上,交易成本仅为主链的 1/20。其特色在于 NFT 生态建设,通过轻量化合约协议支持比特币资产背书的 NFT 铸造,截至 2025 年 8 月,已促成超 20 个数字艺术项目发行,累计交易额破 500 万美元,成为比特币生态连接数字文创的重要桥梁。
Liquid 网络则聚焦金融场景,由 Blockstream 主导开发。作为比特币侧链,它通过 federated 侧链机制实现资产快速转移,支持比特币与发行的稳定币、证券型代币跨链流通,交易确认时间缩短至 2 分钟内。Liquid 的核心优势在于合规性,其节点由全球 28 家金融机构组成,满足机构投资者对资产托管的安全需求,目前已成为加密货币交易所间资金结算的常用通道,Coinbase、Kraken 等平台均接入该网络。
RSK(Rootstock) 以 “智能合约平台” 为定位,通过侧链技术为比特币生态引入以太坊兼容的智能合约功能。开发者可直接将以太坊 DApp 迁移至 RSK,利用比特币的算力保障安全,同时享受更快的交易速度(约 20 笔 / 秒)。RSK 生态已覆盖 DeFi 领域,支持借贷、去中心化交易所等应用,其原生代币 RBTC 与比特币 1:1 锚定,截至 2025 年,链上锁定资产规模超 10 亿美元。
此外,还有Stacks这类通过 “链下计算 + 主链锚定” 实现拓展的方案,它专注于去中心化应用开发,允许开发者用 Clarity 语言编写智能合约,直接与比特币主链交互。这些二层公链虽技术路径不同,但共同目标是在不破坏比特币安全性的前提下拓展其功能边界,未来随着比特币生态对 “实用性” 需求的提升,这类方案或将迎来更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