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发行稳定币?香港给出明确答案

稳定币作为加密货币领域中相对稳定的存在,其发行主体一直备受关注。不同地区根据自身金融监管目标与市场情况,对稳定币发行资格有着各异的规定。以香港为例,随着《稳定币条例》在 2025 年 5 月 21 日正式通过立法会三读,香港在稳定币发行主体监管方面迈出了关键且清晰的一步。

依据《稳定币条例》,在香港,若要发行法币稳定币,或在香港及以外地区发行宣称锚定港元价值的法币稳定币,发行主体必须向香港金融管理专员申领牌照。这一规定从根本上明确了发行稳定币的合法途径,将其纳入了严格的监管框架之下。

在发行人资质上,香港设定了较高门槛。发行主体需为香港注册法团或认可机构,这确保了发行方在香港拥有实体根基与合规背景,能够更好地接受本地监管。最低实缴股本不少于 2500 万港元的要求,为发行人提供了必要的资金实力,使其在面对市场波动与业务风险时具备更强的抵御能力。此外,在储备资产方面,每一枚稳定币都必须有等值的优质、高流动性储备资产作为支撑,且储备资产需以稳定币所挂钩的货币形式持有。比如,若发行港元稳定币,储备资产应以港元现金、短期港元国债等高流动性资产为主,以此来维持稳定币的价值稳定,保护投资者利益。

从目前有意向且符合部分条件的潜在发行方来看,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银行机构中,渣打银行(香港)表现出积极意向,其凭借深厚的金融业务经验、庞大的客户基础以及成熟的资金托管体系,若成功获得牌照,将为稳定币发行注入强大的传统金融力量。科技企业方面,蚂蚁数科与蚂蚁国际均表态将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蚂蚁数科已将香港列为全球总部,并完成监管沙箱的先行先试。它们在区块链技术研发、数字支付场景拓展等方面具备优势,有望借助稳定币进一步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电商巨头京东旗下的京东币链科技也在积极布局,其开发的港元稳定币 JD - HKD 聚焦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等场景,基于 JD Chain 区块链平台的技术架构,有望结合京东的电商生态,推动稳定币在相关领域的广泛应用。还有圆币创新科技等新兴金融科技公司,也在稳定币发行赛道上积极探索,与 Cobo、连连国际等机构合作,聚焦 DeFi 流动性池与跨境场景支付。

全球范围内,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各自的规定。欧盟的《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框架》(MiCA)于 2024 年底生效,要求稳定币发行人必须在欧盟生活,且需以 1:1 的比率或部分以存款的形式建立足够的流动性储备,以应对大规模赎回。美国在 2025 年一系列稳定币相关法案推进,如《GENIUS 法案》《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等,对发行人资质审核、储备金管理等提出严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