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 V 神,年仅 20 岁,却已在比特币生态中浸淫数年,对比特币的潜力与局限有着深刻洞察。他撰写的《以太坊白皮书》,提出了一个超越比特币单纯加密货币范畴的构想:创建一个能支持智能合约等多种应用的去中心化区块链平台。怀揣着这个梦想,V 神踏上全球推广之旅,深圳成为其中重要一站。
在深圳的活动现场,V 神向与会者详细阐述以太坊的理念与技术架构。他谈到以太坊如何突破比特币脚本语言的局限性,通过引入图灵完备的编程语言,让开发者能在区块链上构建各类复杂应用,从金融合约到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以太坊提供了无限可能。然而,现场反应却有些冷淡。一部分听众对这一全新概念感到陌生,复杂的技术术语与创新理念让他们听得昏昏欲睡;另一部分身处加密货币交易圈的人,正忙于关注市场行情、操作交易,无暇深入思考 V 神传递的信息。
在交流互动环节,V 神耐心解答问题,试图消除人们的疑惑。有人质疑以太坊的实际应用价值,认为比特币作为加密货币已占据市场,以太坊难以脱颖而出;还有人担忧其技术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毕竟区块链技术尚处发展初期。面对这些质疑,V 神一一给出专业解答,强调以太坊在金融、供应链、身份验证等多领域的应用前景,以及团队为保障技术安全所做的努力。但在当时,能真正理解并认同他观点的人屈指可数。
从活动现场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合影时 V 神被安排在后排右侧的第 4 位,他年轻的脸庞还带着些许青涩,甚至被旁边的人遮挡了部分面容。这一场景,与如今 V 神在加密货币领域的崇高地位形成鲜明对比。但 V 神并未因在深圳的遇冷而气馁,他继续在中国及全球其他地区奔走,寻找志同道合者。
回到以太坊项目本身,此次深圳之行虽未立即掀起波澜,却为后续发展埋下伏笔。在这之后,V 神结识了如沈波等中国加密货币领域的先驱者,获得了宝贵的资金支持与合作机会。以太坊项目也在不断打磨技术、完善生态,逐渐从一个纸上构想成长为全球第二大区块链平台,改变了整个加密货币与区块链行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