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货币被骗了 100 多万:非法交易中的惨痛教训

虚拟货币被骗的常见手段多种多样。不法分子常以 “高收益”“稳赚不赔” 为诱饵,搭建虚假交易平台或 APP,诱导投资者入局。例如,一些诈骗团伙会伪造虚拟货币走势图,展示虚假的盈利数据,让投资者先投入少量资金并获得 “收益”,待投资者放松警惕、追加投资至 100 多万后,平台突然无法登录,客服失联,资金瞬间蒸发。还有些骗子利用虚拟货币的匿名性,通过社交软件冒充 “投资导师”,推荐所谓 “内部优质币种”,诱骗受害者将资金转入指定钱包,随后拉黑联系方式,消失得无影无踪。

从法律层面看,虚拟货币相关交易不受法律保护,这使得被骗 100 多万的受害者维权之路异常艰难。我国明确规定,虚拟货币不是法定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参与虚拟货币交易炒作,相关权益不受法律保护。即便受害者报警,由于虚拟货币交易的匿名性和跨境性,警方追查资金流向的难度极大。多数情况下,被骗资金难以追回,受害者只能自行承担损失。例如,某地一投资者因相信 “虚拟货币翻倍计划”,被骗 120 万元,警方虽立案调查,但因资金通过境外钱包流转,最终未能追回分文。

更深层的原因在于,虚拟货币本身缺乏实际价值支撑,价格完全由市场炒作决定,这为诈骗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骗子利用投资者对虚拟货币的不了解和 “一夜暴富” 的心理,编造各种虚假概念,如 “区块链创新”“元宇宙生态” 等,让受害者误以为投入的 100 多万能获得巨额回报。而受害者往往忽视了虚拟货币市场的风险,在高额利益诱惑下,放松了对诈骗行为的警惕,最终落入圈套。